以美丽回答一切丨西江千户苗寨
点击查看
“西江千户苗寨:隐藏在苗岭中的绝美净土”视频版
▼
在中国
苗寨成千上万
却只有一座拥有中国苗都的美誉
它就是西江千户苗寨
是世界最大苗族聚落村寨
保存着最完整最原始的苗族文化
余秋雨曾题字
“西江千户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
“江”通“讨”
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
“西江”因此而得名
它神秘的面纱背后,有着怎样的过去
又写下了一张怎样关于美的答卷
西江千户苗寨在贵州省雷山县
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
聚集着大约1200户人家
白水河穿寨而过
河以北为平寨、东引、羊排、也通和也东寨
河以南是欧嘎、也薅以及南贵寨
而村寨之所以落脚在此
还得追溯到苗族人漫长的迁徙史
“河水稻花香,迁徙来西方,
经历万般苦,寻找好生活”
(西江当地古歌《跋山涉水》唱词)
涿鹿之战后,苗人战败
向黄河中下游南迁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国
(今湖南岳阳、湖北武昌江西九江一带)
虞舜到夏禹时期
躲进两湖以南的江西、湖南地区
秦汉时期
西迁至武陵地区的“五溪”
(即今天的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
唐宋时期再度西迁
至贵州黔南、黔东南
部分向黔北、黔西、川南、云南和广西
元明清时期
南迁入东南半岛
再迁至海外
▲
苗族迁徙路线图
由于被统治者镇压和驱逐
苗族先民五千年来
自北往南、自东向西
进行了五次大规模迁徙
横跨我国中原、东南、西南诸省,甚至跨出国界
苗人不怨天不尤地
于绝境中奋力求生
跋山涉水,建立家园
随着历史变迁
苗寨规模逐渐壮大
人口逐渐增多
选址和布局也几经更替
形成了特有的空间规律
出于军事防御上的战略作用
苗人选择居住在地形险恶的高山老林
千户苗寨在建立之初
为更好防守
选址在四面环山的山谷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依山而建,择险而居
“聚族而居,自成一体”
成为了苗寨第一特点
寨子的中心腹地正好位于河流怀抱之中
背山面水、山水相间
因地形环境不同
大多平原村落以棋盘式的路网格局为主
而苗寨村落街巷则沿山体水系建成
整体呈不规则网状
局部呈鱼骨状
街道同样是以折线、曲线不规则的线形为主
自然生成路网
灵动活泼,不拘一格
好似走进了桃花源
▲
西江苗寨平面布局图
河流水系反过来也会塑造村落街巷的格局
一种是缘水成街
即主街平行于河流
解决了村落生产、生活 、防御、防火的问题
另一种是河流垂直于主街
由于河流水体一般位于低洼地带
而居民多居住在缓坡或台地上
民居与河流有一定距离
为了取水方便
居民修建坡道或台阶
直达水域
而在河流两岸
村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
山脚、山腰和山谷上
随着地形起伏变化
分散的建筑蜿蜒曲折
沿山坡依次而上,相连成片
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
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从远处看去
这些吊脚楼层层挑出,高低错落
轻盈而不失雄伟
顺势而上起伏跌宕
于绿影婆娑中傲山视水
依山建宅,沿水成街
自然与人工在此交汇
使得山、宅、街、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景观
西江千户苗寨整体布局
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是苗人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的结果
而它不仅美在面
也美在其中的局部建筑
苗寨的寨门位于寨子最外围
高大宏伟
常用来界定村寨的范围
除了区分各村寨外
还在此设立拦门酒
迎送往来的客人
寨门类型较多
有些是牌楼状,有些则是凉亭状
形式自由简单
寨门对苗民而言
象征着防灾避难,保寨平安
▲
寨门
白水河蜿蜒而下
进入河谷坡地
这是村寨的中心位置
河面上纵横搭建着几座风雨桥
连接河流两岸
由木料构成,靠榫卯相接
以榫相连,斜穿直套
不仅可以疏通、防洪
还让村落街巷景观变得更丰富绮丽
▲
风雨桥
白水河两岸还建有水埠
处于河流和道路中间
一般是用青石板来做成踏步和平台
村里的女人常在此浣衣取水
孩童们在水埠上嬉戏、玩水
水埠之上
就是西江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吊脚楼
它是一种南方干栏式建筑
多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
由立柱、横梁、檩子、椽子等组成
可随时置换
充分运用当地盛产的木、竹、石、泥
冬暖夏凉
▲
西江苗族传统吊脚楼
内部呈现出“四排三开间”式的建筑形式
为满足节日祭祀的空间需要
没有进行细致的空间分隔
宽敞大气
▲
四排三开间
因当地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
为防潮、通风
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
底层用于存放工具,圈养家禽,储存肥料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退堂、卧室和厨房
退堂边上会设有美人靠
可供家人休息、家务、观赏美景
第三层阁楼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
不直接与地表发生接触
地板会用“公母槽”的方法进行拼接
再将表面刨光
便于粮食的堆放
▲
西江苗寨三段式剖面图
▲
美人靠
吊脚楼里还设有火塘
因当时的先民被迫迁徙深山
为避风躲雨,借此烧火御寒
不分昼夜、季节
常年火种不熄
火塘上悬有坑杆,挂满腊肉和野味
中间立有生铁铸的三角架
劳作一天的人们回家在此煮饭吃饭
▲
火塘边的村民
因这些传统建筑都以木结构为主
为防火,每个小寨内都设有防火塘
作为消防之用
一般二尺见方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西江苗人因地制宜
因材施用
将苗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还创造出了璀璨的民俗文化
苗寨因山地环境被分割为若干部分
加上闭塞交通影响
很多村民都是分散而居,自给自足
受山水阻隔
村民之间很少往来沟通
一般只会在节日活动中有交集
芦笙场和起鼓场都是苗寨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体现“鼓藏头”传统权威的场所
▲
芦笙场上的歌舞表演
芦笙场缘起可追溯到原始时期宗教集会
人们以歌舞娱神
祈求神灵护佑, 逢凶化吉
而如今
当地青年男女会在芦笙广场表演苗族歌舞
讲述一些古老、美丽的爱情故事
▲
起鼓场
起鼓场则源于苗族传统古社制度
“鼓”是苗族信仰中祖先崇拜的符号
自古苗族敬鼓、祭鼓
鼓被誉为祖先灵魂的居所
每到鼓藏节或苗年节
鼓藏头都要敲响圣鼓
来唤醒神灵共度佳节
保佑寨子平安
过去祭的是由枫香木做成的木鼓
后出于防火的考虑换成了铜鼓
▲
铜鼓
鼓的存放地点也由山洞
转移到鼓藏头家中
专门建造一个地方安置
即“鼓藏堂”
▲
鼓藏堂
除鼓之外,桥在苗族文化中也有重要意义
西江俗语“人守寨,桥守财”
每家都有自己的家祭桥
由一座小桥、一张木凳和一个石菩萨组成
▲
家祭桥
西江所搭建的桥有阴桥和阳桥之分
阴桥架在堂屋地面或屋外的要道上
阳桥铺架在河面或水沟上
方便人们通行
在西江苗人看来
桥和人一样具有神灵所赋予的灵性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就会举行祭桥活动
祈求桥神和凳神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
二月二祭桥活动
幽深狭窄的嘎歌古道里
生活着许多苗族老人
会在此表演苗族古歌
声韵浑厚,庄重肃穆
犹如天籁之音
内容包罗万象
是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
嘎歌古巷入口
▲
表演古歌的苗族老人
古道两边建有蜡染坊、银饰坊、刺绣坊等
囊括了苗族苗绣、酿酒、蜡染
古法造纸、苗银等众多
文化符号
苗人因酷爱银饰
还将部分银饰造型用于建筑装饰中
增添了民族风情
▲
银饰装点的寨门
苗人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牛作为苗族的图腾物
深深影响到他们民居建筑的装饰
其中牛头吞口的雕塑
就被用来挂在门楣上,用于驱邪
▲
牛头吞口
苗民崇拜枫木树
村前寨后都有枫木环绕
被当地人称为“守寨树”
为祈求发福发贵
修建房屋也必须找大枫木作第一个中柱
作为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苗人骨子里的野性却始终难驯
对自然和祖先的尊崇
使苗寨延续着纯真、质朴的人文气息
依山循势营村落
迭迭层层吊脚楼
幺姑拦道劝清酒
临别回眸梦自留
西江千户苗寨的美
书写在壮丽的史诗篇章中
徜徉在恢弘的空间布局里
搭建在精巧的建筑构造下
蕴含在古朴的人文风景间
苗族先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独具特色的审美
于穷山败水赋予村寨盎然生机
使子孙得以在此
安居乐业 繁衍生息
给世人交出了一份关于美的满分答卷
如今
这座隐藏在苗岭中的古寨
洗净岁月铅华
褪下神秘面纱
被外界所熟知
漫长历史沉淀后
带走的是曾经蒙受的苦难风尘.
带不走的是千年来生成的绝美气韵
让苗寨的美超脱于时间之外
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出品人:胡鹏飞
编辑:郭慧鹏
监制:吴宝善
剪辑/模型动画: 汪志 童冲
制图:李斯伊
录音:符峰
拍摄:汪志
部分图片购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
参考文献:
[1]张佳峰.西江千户苗寨干栏式建筑构造[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2):15-16.
[2]刘晓妍.人类学视域下苗族神性“文化空间”的变迁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20,39(04):4049.DOI:10.19493/j.cnki.issn1673- 8004.2020.04.005.
[3]张永进. 西江千户苗寨街巷空间特点研究[D].昆明理工大 学,2020.DOI:10.27200/d.cnki.gkmlu.2020.001388.
[4]安茹. 西江千户苗寨民居建筑特色及生态意义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5]石朝江.苗族历史上的五次迁徙波[J].贵州民族研究,1995(01):120-128.